James_xia wrote:
曾经在年少不甚明事的时候,读过杰克•伦敦那本《野性的呼唤》,有印象它最后的结局是那条一直与人类打交道的狗,在经历许多磨难后,最后选择回到了大自然...
与一般的早九晚五比,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的生活状态是截然不同的。它更灵活,也更有时间从事创意性的工作。为达到这一点,个人自律随之养成。通常,有过多年公司上班经历的人或退休后,更容易静下心来,做到成为一名成功的freelancer。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生活自由带来的乐趣,经常享受“睡到自然醒”的那份上班一族梦里所盼的惬意,而不用忍受大清早被闹钟催起,匆忙上班挤车、准点去公司打卡那样几近烦人的约束。
我本人也曾有过近20年国企单位和不同公司上班的经历,能如此长时间的在公司或单位上班,大概缘于我们所处的那个时期在国家改革过程中的延续。从那时起,不同行业打工感受的酸甜苦辣,一点不亚于后来对自由职业者生活的深层体验,由衷感到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庆幸。
自由职业者需外拓业务,内攻技艺。假以时日,他们最终多数都能够发展成为自强、自立和自尊的复合型人才。心理承受能力和生存竞争能力,以及工作和生活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的驾驭能力,均非等闲上班一族可比。从日常生活料理、工作进度安排到市场开发眼光的养成,以及客户定位、选择和持续维护诸多方面,他们都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对自身价值和时间观念的重视程度,比普通上班打工一族抱有更为清醒的认识。若有哪家公司有幸能够最终将从事多年自由职业的人士招募旗下,这位管理者可谓德行过人,他们大概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古语深有感触吧!
自由职业者独处的多,少了公司上班的热闹,少些同事工余不时相聚时的开怀,且经常需要加班至深夜子时,常有漫漫长夜不觉晓的清悠。但是,这些都只是初入社会的新人才迫切需要体会和学习东西时的好奇心态。上班打工,若非企业实力雄厚,收入不菲,上班一族付出的代价其实巨大,失去的东西很多。除了时间支配和工作安排上的自由度,多数人还需要面对复杂的公司人际关系,产生因晋升无果、辞职又可惜的鸡肋心态。
不知那些对自由职业者未予充分认同,甚至有些不屑的人,是否有机会想到和意识到下面这几方面的从业差异性特征:
1. 公司上班长期面对上司和老板,工作数年而能够让他/她们都非常满意的员工如凤毛鳞角。无论私企或国企,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对立的,雇用者与打工者之间从来都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运气好,你遇到一位宽厚的上司或老板而容易相处。但事实上,多数中下层上班族运气似乎都不会太好。身为打工者,无论你干得是否尽心尽力,做得好与不好,辞职走人都是迟早的事。有些遗憾的是,我本人懂得这个道理时,已经在职场上贡献了近20年人生光阴,汗~
2. 看看自由职业者,他们灵活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独立开发市场,用心寻找或吸引客户。这使他们有机会选择不止一个适宜的合作方。每次项目合作需要与客户打交道从几分钟到几天,经历数月后,发展成长期合作时,数年的交道不过是邮件或电话上的客气交流。这样的松散式相处,即使长达10年,也一样有如初相识的好情谊。
3. 在收入方面,多数上班族的工资都属于微薄一类,或因为他/她们或资历太浅、或初入社会能力有限,或难与上级处好关系,收入长期处于社会的平均水平或以下。当物价上涨时,这一类人群首当其冲受到最大影响。如因故最终得罪老板时,老板断掉了将是他们的生计。他们面临暂时失去
全部收入来源的困境。
4. 自由职业者,由于脱离了一家老板开工资的境遇,可以自由选择多个进行合作的客户。即使因经验和/或能力丢失前期的部分客户,但市场开发努力的将使自由职业者不断总结教训,越做越好,不久以后,即能够拥有一定数量的客户群(client base)。相比之下,
一名较为成功的自由职业者轻松工作一个月,至少相当于普通上班一族辛苦打工3个月以上的收入水平。其实,一个月实际工作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半个月,甚至只有10天!余下的时间里,自由职业者可以安排时间充电,在打工一族正常上班期间出门与老友喝茶聊天。有一定资金积累后,还可能去到不同地方考察新的投资项目。
我们再看看前两天的调查报道:《中国为员工最不敬业的国家之一,敬业者仅占6%》
http://data.163.com/13/1106/01/9CV9LG0P00014MTN.html
"...无论工作者是什么教育背景或者从业领域,中国员工的敬业程度都没有太大差别,都属于全世界最不敬业的员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员工的敬业比例仅为7%,只比初中以下学历的工作者高2%。从工作领域来看,最不敬业的不是专业化程度最低的体力劳动者,而是办公室里的上班族——不仅敬业者比例最少,而且怠工者比例也最高。"
由此看来,中国的打工者,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绝大多数不能拥有欧美发达国家打工族的优厚待遇,享受应有的人格尊重。更多的是处于苟且生存的无奈境遇,他们看待自由职业者也许因为了解不够,或许是一种难言的无奈形成的偏颇观点。
当面对旁人对自由职业者的质疑时,我们可以保持缄默,或给予简要解释。抑或,我们不妨谦虚地相信——拥有一股专业探索精神、市场开拓眼光,精通细节操作技能的自由职业者其实并不高人三分,但绝不低人一等!